纺织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品,特别是印染和后整理加工作为一个典型的化学处理过程,会用到种类繁多的染料、助剂等,而这些化学材料很有可能或多或少地含有或产生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当人们在使用或穿着这些纺织品或服装时,这些残留在纺织产品上的有害物质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一、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一)偶氮染料
研究表明,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还原出某些对人体或动物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此外,某些染料从化学结构上看不存在致癌芳香胺,但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残余或杂质和副产物的分离不完善也可被检测出存在致癌芳香胺。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纺织品中的染料可能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并经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的结构,引起人体的病变或诱发癌症。
(二)可萃取重金属
纺织品上含有的重金属元素通常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但是当人体出汗时,由于汗液具有一定的酸碱度,会从纺织品中萃取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这些重金属离子通过与人体皮肤接触被人体吸收,一旦进入人体则有向肝、肾、心、骨骼及脑聚集的倾向,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据科学家研究:铅是会引起全身性损伤的剧毒物质,它影响到大脑、心血管、胃肠道、肾脏一直到生殖系统,几乎无一幸免。铅首先会干扰血液的形成,它还有阻止骨骼内红细胞正常成熟的恶劣作用。
(三)游离甲醛
游离甲醛主要来自于各类纺织印染助剂,由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做成服装后,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在体内的甲醛被富集在骨髓造血组织中。甲醛可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结构并将其凝固;甲醛还对人体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甲醛同时也是多种过敏症的引发剂。
(四)挥发性物质和特殊气味
任何与产品无关或虽与产品有关但浓度过大的气味都表明纺织品上有过量的化学品残留,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最突出的特殊气味是涂料印花织物上的火油气味、树脂整理纺织品中的鱼腥味、涂层织物的溶剂气味、涂料印花浆中烃类和丙烯酸酯的臭味以及某些功能整理所产生的气味等。
(五)pH值
在纺织品的染色和后整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染料和整理剂,这些物质经加工处理后容易出现pH值偏高或偏低的情况,而人体皮肤适宜的酸碱度为弱酸性,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引起皮肤炎等疾病。
(六)染色牢度
染色牢度本身不是致毒因素,但是人类的汗液、唾液中的酶能促进染料的分解,分解后的染料被人体吸收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标准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将耐水、耐汗、耐干摩擦、耐唾液色牢度(仅对婴幼儿)四种色牢度指标作为检验内容。
二、如何降低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一)消费者的自我保护
消费者要多了解纺织品的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提高防范意识。
1.选购衣、被首先要嗅着无异味,如果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异味的纺织品不要选择购买。
2.选择婴、幼儿服装,首先应该看服装标签上是否有A类、婴幼儿服装的字样,对那些闻起来有味儿、没有相关标识的一定不要购买。由于婴幼儿容易吸吮衣物,所以合格的婴幼儿服装还特别增加了一项耐唾液色牢度的考核指标,防止染料直接吸入体内,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危害。
3.毛巾的品质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毛巾使用的主要是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和直接染料。前两者染出的毛巾颜色鲜艳、色牢度好,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价格较高。后者即直接染料的价格便宜,但染出的毛巾色牢度差,有些含有致癌的联苯等芳香类物质。使用掉色的毛巾无异于用工业废水洗脸。
4.新服装买回家后,最好先用清水充分漂洗再穿;在人造板尤其是大芯板家具中存放的服装,特别是一些棉制睡衣吸附力特别强,穿之前最好晾一晾。
(二)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
纺织品生产企业易忽视化学安全危害,建议纺织生产企业:一是要仔细学习有关国家的标准、法律、法规要求;二是在原料选用、产品设计上严格控制质量安全,减少产品安全风险。对于自检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应主动与相关检测部门联系,应用社会资源帮助实现源头把关,确保纺织产品质量;三是纺织生产企业应加大生态纺织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纺织品。
(三)监督部门的监管意识
国家监督部门要加强对产品的监管力度;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与此同时,检测机构也应紧跟时代需要,提高人员素质和检测水平,为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