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伊始,化纤市场上的大型聚酯龙头企业便呈现出一番虎力十足的气象。
一方面,化纤板块A股上市公司上年度的业绩预告陆续公布。“头部”聚酯企业的归属净利润呈现出一枝独秀般的高速增长态势,有的企业归属净利润的同比增幅甚至超过150%。
另一方面,一年之计在于春,聚酯龙头企业近几年一直坚持执行的扩张路线仍在深入推进,近期,便有多个投资额大、技术水平高的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宣布开工或通过了相关审批。
“中国化纤巨头正在引领全球聚酯市场发展风向。尤其是随着我国多个民营炼化项目持续稳定运行,我国化纤企业在全球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话语权稳步提升。同时,中小型企业坚持‘专精特新’发展路线,也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一名业内人士对《中国纺织报》记者说。
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吸金王”
每年几百亿元乃至1000多亿元的年销售额;归属净利润达数十亿元乃至上百亿元;新项目投资额达几十亿元已是“常规动作”;员工总人数为上万名乃至两三万名;产品涵盖了从石油到聚酯纤维,甚至到织造环节的长产业链条……
身处“第一梯队”的聚酯大佬,他们强势的综合竞争能力在业内已是有目共睹,也被亮丽的业绩数据再一次印证。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25亿元~133亿元,预计同比增长71.03%~81.98%。
荣盛石化表示,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建成制造强国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期内,公司依托特大型“少油多化”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降低单位产品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浙石化二期项目炼油、芳烃、乙烯及下游化工品装置等已全面投料试车,打通全流程。二期项目投产后,浙石化新增2000万吨/年炼油能力、660万吨/年芳烃和14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
国金证券的一名分析师指出,浙石化一期项目对于荣盛石化业绩的贡献已经得到持续验证,其2021年的业绩大部分都来自于浙石化一期项目的贡献。浙石化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将于2022年~2023年逐步释放业绩,因此,预计荣盛石化2022年~2023年的业绩维持高增长的确定性强。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亿元~80亿元,同比增加152.94%~181.04%。
桐昆集团表示,期内,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景气度逐步回升,下游纺织终端消费持续恢复,公司差别化、功能性等附加值较高的纤维产品产能扩大。同时,公司参股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拉动公司总体赢利能力大幅提升。
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1年,在化纤行业整体利润总额中,涤纶行业约贡献了40%的利润。
一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头部’聚酯企业当前凸显出一个突出的竞争特点,就是深入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打通了全产业链条,赢利能力十分强,为企业贡献了巨额利润。荣盛、桐昆等企业2021年的业绩预告实现大幅增长,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另一名业内人分析指出:“2021年年初,WTI油价大约是48美元/桶,10月下旬时涨至高点的85美元/桶。受国际原油价格大涨、纺织下游市场需求恢复等多重因素支撑,聚酯产品价格的确出现了两轮明显的上涨,一轮是1~2月,另一轮是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产品价格的上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聚酯企业的利润,但是,龙头企业的利润能有那么大幅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炼化项目的贡献。”
新能源和新材料项目成“香饽饽”
除了深入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聚酯大佬身上目前还开始打上新标签,那就是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他们开始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大手笔投建新项目。
2月8日,恒力(大连长兴岛)聚酯科技产业园宣布开工。该产业园将分三期建设。本次开工的一期项目,总投资260亿元,将重点建设260万吨/年功能性聚酯和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项目,并配套码头、储运等。项目计划于2023年建成投产,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420亿元、利税100亿元。
重点打造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聚酯材料、高性能树脂材料、高端纤维材料和新能源材料5大产业链,是该产业园的典型特点。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石化”)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年产260万吨高性能聚酯工程拟投资40.01亿元,位于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内。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66.14亿元,实现年均净利润8.42亿元。
项目将新建3条60万吨/年聚酯生产线、两条30万吨/年聚酯生产线和两条10万吨/年聚酯生产线。主要产品将包括10万吨/年膜级母粒聚酯切片、10万吨/年光伏材料聚酯切片、90万吨/年膜级聚酯切片、30万吨/年超亮光聚酯切片,以及120万吨/年工业丝聚酯切片。
恒力石化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扩大公司聚酯新材料业务板块的产能和规模。同时,工业丝级、光伏材料级等高端聚酯产能的布局,将为下游MLCC离型基膜、光学膜、光伏膜等高端膜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光大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赵乃迪介绍,以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为例,该产品是世界上当前用量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片式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和5G通信基站等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中高端MLCC制备能力,但配套的BOPET离型膜还需要进口,国内的自给率低,国产产品的替代空间大。
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也将位于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内,建设期为18个月,预计总投资199.88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253.75亿元,实现年均净利润68.64亿元。
项目将充分利用恒力石化上游“油煤化”融合的丰富原料产品产出,建设26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30万吨/年ABS装置、45万吨/年环氧乙烷装置、40万吨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20万吨/年乙醇胺等14套化工(联合)装置。主要产品将包括23.18万吨/年双酚A、异丙醇13.12万吨/年、环氧乙烷13万吨/年、聚碳酸酯26万吨/年、20万吨/年电子级DMC、30万吨/年ABS、乙醇胺16.05万吨/年、7.2万吨/年PDO、6万吨/年PTMEG等。
赵乃迪介绍,随着我国新能源、新制造与新消费快速发展,“卡脖子”、短缺性新材料的需求缺口日益凸显。比如,受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驱动,作为电解液溶液的电子级DMC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电子级DMC的技术壁垒较高,当前国内市场上的供给缺口较大。
“国内‘双碳’战略的实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消费结构的变迁,将推动可再生能源、消费电子及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带动相关化工新材料需求的提升。新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公司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业务体系全产业链,完善稀缺材料产能,助力我国突破新能源、新制造与新消费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和产能瓶颈。产品的未来市场空间大,市场前景向好。”恒力石化这样表示。
另据记者了解,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目前已经建成了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1160万吨/年PTA和150万吨/年乙烯项目。新项目都能充分利用其大连长兴岛基地的原材料一体化、工程配套共享与产业协同优势,有利于优化成本,提高效益。
中小企业应强化“专精特新”思路
“大佬”企业毕竟只有那么几家。如果从聚酯行业的整体构成来看,对于更为广泛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在目前这样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如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找准自身的发展道路,也十分关键。
“市场已经证明,数量更多的中小型化纤企业应该更加坚定地走‘专精特新’发展路线,小而精也是竞争力。”一名聚酯行业的人士这样说。
无锡市兴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盛新材料”)便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该公司位于江苏宜兴和桥经济开发区,多年来锁定PBT这一细分领域做精做强,在该领域形成了强劲的竞争优势。
PBT全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聚酯产品的一种。以PBT为原料可以纺丝制成PBT弹性纤维。
记者了解到,我国PBT切片的总产能目前约为130万吨/年,其中,兴盛新材料PBT切片的年产能为21万吨,恒力石化旗下康辉新材料PBT的年产能约为18万吨,仪征化纤PBT的年产能约为14万吨。
“相比常规的聚酯(PET)切片,PBT切片的价格更高。”兴盛新材料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21年,普通聚酯切片的价格高点在7000元/吨左右,价格低点在4000元/吨左右,而PBT切片的价格高点达到了2.4万元/吨,价格低点也在1.4万元/吨左右,即便是平常的价格也能达到1.8万元/吨左右。
值得指出的是,兴盛新材料还在全球率先建成了连续聚合熔体直纺PBT纤维生产线,该项目是我国“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国家鼓励类项目、国家高新技术项目。该项目当前包括两套纺丝生产线,第一套的年产能为4万吨,第二套的年产能为6万吨,合计年产能达到10万吨。同时,该公司还配套有加弹机,可以生产PBT纤维的DTY系列产品。
“PBT纤维采用聚酯熔体直纺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等优点。我们公司拥有独家专利技术,是国内PBT长纤和短纤的重要生产基地。”上述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虽然我国PBT整体市场受到氨纶行情火爆导致原料BDO价格上涨、BDO供应短缺因素影响,但兴盛新材料的生意整体还不错。
“从应用领域看,PBT切片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广泛,比如可用于光缆护套,也可以通过改性工艺,加入阻燃材料和玻璃纤维后,用于工程塑料。从远期看,PBT领域的市场前景好。”上述负责人说。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中小型聚酯企业瞄准循环再利用这一领域,以废旧聚酯瓶或废旧纺织品为原料,研发生产具有典型绿色环保特点的再生聚酯纤维,实现了“变废为宝”。由于当前绿色发展浪潮汹涌澎湃,这类企业的优质产品尤其受到国际知名运动品牌欢迎。
“大佬们身处‘第一梯队’,他们都在开足马力谋发展,也引领着市场的方向。整体来看,聚酯市场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在这种局面下,中小企业的竞争压力比较大,应该更加坚定地坚持‘专精特新’发展路线,锁定某些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寻求、坚持独辟蹊径的经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到属于自己的‘一杯羹’。而那些经营墨守成规、产品大众化、创新能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生存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一家聚酯企业负责人这样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