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NEWS CENTER

资讯中心

资讯分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金牛区天龙大道1166号中铁产业园B1栋
电话:028-87770677 
邮箱:tex@zgxntex.com

手机端二维码
扫码访问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凉山宁南县:一片桑叶带动的28亿元产业

凉山宁南县:一片桑叶带动的28亿元产业

  • 分类:川渝资讯
  • 作者:
  • 来源:凉山日报
  • 发布时间:2020-08-21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凉山宁南县:一片桑叶带动的28亿元产业

【概要描述】

  • 分类:川渝资讯
  • 作者:
  • 来源:凉山日报
  • 发布时间:2020-08-21
  • 访问量:0
详情

一只小小的蚕茧,产出1300米的优质丝。

一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产业化发展全新样板。

一条蚕桑产业链,10.2万人参与其中,占全县总人口一半。

……

      依托25个蚕桑基地、优质桑园23.5万亩,宁南年养蚕29.8万张,年产干茧5000多吨、生丝2000多吨。2.5万户农业人口从事茧丝产业,户均养蚕收入2.2万元以上,最高的达到70万元。“蚕茧总产、养蚕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量、蚕农收入”五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其中“养蚕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量”三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整个桑蚕茧丝绸产业产值28亿元。

      如今,在凉山州宁南县,蚕桑产业是该县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自明代起,勤劳的宁南人就在陡峭的山梁坡地上种桑养蚕。如今依托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技术的持续投入,为这个古老的行业注入了更多新元素,宁南蚕桑产业焕发新生机。

      “一根丝”极致品质获国际市场肯定

      “仅是我公司生产出口到欧洲的有机生丝就占到整个欧洲进口生丝总量的7%。我们的小目标是,把‘南丝路’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宁南南丝路集团董事长林平的话掷地有声。

      说起蚕丝品质,宁南产的桑蚕丝在市场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以国际生丝分级标准划分,6A级为最优,在宁南出产的生丝60%以上能够达到6A,5A级以上能达到100%。

      此外,该公司是全国第一家取得有机生丝生产资格的缫丝企业,并通过了以“严苛”著称的欧盟标准认证,成为国内出口高品质生丝到欧盟高端市场创汇第一的企业。

      说到欧盟有机认证标准的“严苛”,宁南南丝路集团旗下谊兴丝业总经理陈绍雄举了两个例子:

      其一,缫丝过程中难免出现断点,需要人工打结,工人们将只有头发的十几分之一粗细的丝打出结,标准是节端只能留3毫米长的丝,不能长也不能短,对此丝厂工人经过无数次练习,才找出“手感”。

      其二,成品丝需要最后一道检查工序,每5公斤的生丝上面,不能出现超过40个“糙”点(丝线上偏粗的细微点状突起),要知道,5KG的生丝长度超过250万米的丝线。

v过硬的茧丝品质,是赢得市场的关键,而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宁南将生丝产品做到了极致。

      自2017年起,宁南出产的生丝成功打开国际市场,首年创汇550万美元,次年外汇收入就超过1000万美元。一步步用过硬的产品品质赢得市场尊重,成长为国外客户“离不开的供货商”。“南丝路”牌生丝成功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产品闯荡市场的底气,也源自于稳定的高品质蚕茧产出。据统计,宁南全县124个村,有103个村在发展蚕桑产业,种植桑园23.5万亩。2019年养蚕30.5万张,产茧28.2万担,年产干茧5000吨。工业园区内,两座缫丝工厂拥有35组自动化缫丝机,不间断生产。这也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的现代化缫丝车间。

      “今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生丝市场低迷,然而,我们的有机生丝依然保持着良好销售业绩,一季度出口销售额167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对于市场预期林平信心满满。

      出口国外的生丝有很大部分原材料来自于宁南县新村乡的碧窝村。今年3月,宁南县碧窝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四川省四星级农业园区。

      “千叶原”文旅融合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4月中旬,来到宁南县碧窝蚕桑现代农业园区,连绵起伏的山丘间,受到春雨洗礼后的桑园,郁郁葱葱,给大地披上了“绿衣裳”……这是宁南着力打造的集桑树规模种植、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区,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千叶原”。

      即将进入春蚕养殖期,碧窝村当地养蚕大户王作海正在整理自家蚕房,准备迎接第一批小蚕的到来。

      “我家去年全年总共养了210张蚕,刨去各类开支,纯收入有30多万元,长期都有四五个帮工,高峰时要请二三十人才能应付得过来。”王作海说起去年收入非常满意,认为自己占到“天时、地利、人和”。“我还把新房建成民宿,以后村里搞旅游,提前准备起。”

      园区内共有10005亩桑园。核心区域以本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良好自然资源禀赋,结合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产业特色取名为“千叶原”。

      从高处望去,地处园区核心有2500亩的桑田,如一片桑叶,其中的网状机耕道形成了清晰的“叶脉”。

      就在这片的区域内,设置了门户区、蚕桑科技园、蚕事体验区、蚕桑文化主题公园、桑城部落和高效节水灌溉区六大区域。

      园区将蚕桑文化观光旅游、蚕事体验、农技推广应用等系列元素有机结合,巩固蚕桑产业发展基础上,推进产业跨越转型升级。

      同时,园区规划中融入嫘祖文化和农桑文化,为以蚕桑为核心的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作出表率。

      据了解,在碧窝村,专业从事蚕桑产业的有513户,2262人,占农业人口的90.52%。这里同样是宁南有机生丝原料的三个产区之一,园区所产出的桑叶、蚕茧均通过了有机认证。 

      智慧养蚕科技助力产业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园区所在的碧窝村被誉为“宁南桑蚕第一村”,关键是这里蚕农技术强、单产高、效益好。

      自建设以来,该园区通过龙头企业补贴,发放了旋耕机、切桑机、补湿器等设备,全面提升了栽桑养蚕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大大降低了蚕农劳动力投入。

      桑园中,处处是科技元素: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园区内各个区域安装的温度、湿度、视频监控,实现了对桑园生产情况的移动式管理;无人机、旋耕机等机械化设施,实现对园区的精细化管理……

      有统一的蚕种培育室,确保幼蚕品质统一。蚕农们从栽桑到养出蚕茧,饲养消毒、病害防治等,都可以得到当地的辅导员全程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内的社会化服务企业,通过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园区蚕农提供精准服务,按照蚕农具体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劳务服务。

      园区按照地方标准9个,企业标准2个,以标准化产业模式助推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蚕农们可以充分利用南丝路集团开发的蚕辅通·智慧蚕桑APP系统,在线订种、学习专业知识、申请项目补助、结算售茧资金,随时掌握行业信息,还可以进行在线专家咨询,确保养蚕全程方便无忧。

      各种科技手段的应用,实现了园区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如此一来,种桑养蚕成为了“少投入”“零风险”的产业,农民积极性一再提高。

      2019年,园区养蚕12658张,产茧11678担,农户售茧收入2970.66万元,桑叶、桑枝、桑果及套种等相关产业收入1689.95万元,蚕业收入占园区农业总产值的93.46%以上,平均亩产值达到4658.22元,超过全县平均亩产值23.72%。

      伴随产业基础提档升级,园区结合现代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传统农桑文化,按生态旅游景区标准进行规划和打造,以产业富民、以产业振兴乡村,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园区引领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园区的成功创建,有效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蚕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升级。

      目前,全县范围内发展了25个蚕桑基地,优质桑园23.5万亩。长期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大批“首创”:开创“6215”套种间作模式,将“单一单季产出”转变为“套种多季增效”,每亩桑园年产值突破1.6万元;创新养蚕技术创造了适宜宁南蚕桑产业发展的独有模式,使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有效破解劳动强度大的难题;在国内率先使用电脑收茧系统和智慧蚕桑系统,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有效推进了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进程,有效破解了产业标准化低的难题……

      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带来了蚕桑产业的一次次全面升级。

      宁南县碧窝蚕桑现代农业园区的成功创建,为推动宁南蚕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以宁南县碧窝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带动县域华弹、新村、六铁、披砂四大蚕桑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构建‘1+4’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体系,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打下坚实基础,并以此辐射带动并支撑全县以及金沙江流域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对未来,宁南南丝路集团董事长林平信心满满。

      一片桑叶传承千年丝绸文化,一片桑叶带动28亿元产业。纵观宁南蚕桑产业,以园区建设为引领,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运用以及农文旅结合发展,宁南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友情链接:

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21-03-11 15:48:46

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21-03-11 16:01:38

下属公司

发布时间:2021-03-11 16:03:14

合作单位

发布时间:2021-03-11 16:06:10

快捷导航

联系我们

电话/传真:028-87770677
电子邮件:tex@zgxntex.com
地址:金牛区天龙大道1166号中铁产业园B1栋

纺织科学研究院-西南纺织在线

移动端

版权所有: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蜀ICP备0501321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