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医用、大健康、智能可穿戴、前沿性等纤维新材料研究预测及产业战略布局,积极发挥纤维新材料多学科交叉、创新性和颠覆性强的特点,提升纤维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支撑保障、关键技术、绿色要素、可持续发展等基础能力,同时,将先进纤维新材料等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充分结合,以此促进先进纤维新材料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7月10日,以“纤维改变世界创新引领变革”为主题的“2023中国·先进纤维新材料未来技术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苏州盛泽召开,业界知名院士、国内外知名纤维及材料领域高校和研究院所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先进纤维新材料及未来技术发展特点、方向、对策及潜在的合作模式,为先进纤维新材料未来技术发展、科技创新领域的科技与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本次会议由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纺织行业智能纤维技术与制品重点实验室主办,创新中心联盟、江苏新视界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苏州市高性能功能纤维材料行业协会、苏州市智能纤维与可穿戴技术创新联合体协办。会上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纺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正式启动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高性能纤维及纸基材料产业化技术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产业链协同,构筑我国纤维材料先发优势
纤维是纺织的芯片,先进纤维新材料是纺织产业科技创新的高度凝结、时尚表达的优质承载、可持续发展的硬核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纤维材料逐渐超越穿衣和美感等传统概念,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纤维材料的研究朝着智能化、功能化、绿色化方向迅猛发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我国纤维材料产业正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通过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创新,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表示,纤维新材料未来技术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要持续关注技术绿色低碳发展,要大力提高纤维材料数智度。
具体表现在,积极发挥纤维新材料创新性和颠覆性强的特点,提升纤维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关键技术、绿色要素、可持续发展等技术实力,进一步加强材料、装备、技术的创新,补短板,锻长板,大力发展先进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纤维、前沿纤维新材料,不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要提升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关注度,以绿色链驱动技术链,以技术链强化产业链;大力发展生物可降解、循环再利用等纤维新材料,完善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助力推动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加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研发,搭建纤维材料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的透明可信的数字化平台,推动资源重构和跨界创新,加速产业升级和价值重塑。
加快研发实力创新,聚焦纤维新材料,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技术迭代能力提升,打造协同型产业创新生态,助力我国构筑先发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占得先机,成为产业链各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近年来,盛泽始终深耕丝绸纺织主导产业,形成了千亿级产业、千亿级市场、千亿级企业的强大产业集群,构建了面料与材料共舞、纤维与终端连通的产业格局。现阶段,盛泽正以纤维材料创新带动纺织产业整体焕新、全面升级。
据吴江区委常委、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沈春荣介绍,近年来,盛泽加快布局先进纤维产业发展,国家级多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正式投用,完成了无锑、阻燃聚酯纤维制备等多项部省交办的基础性研究任务,建成功能聚酯及生物聚酯聚合与成形等实验室;还与东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院所深入合作,推动高端人才加速集聚、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开发生态面料、生态材料,推出可降解纤维、生物纤维等绿色纤维,不断拓展纤维领域行业话语权。
产学研融合,探索先进纤维发展新趋势
生物医用纤维是用于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纤维材料。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介绍了生物医用纤维技术及发展趋势,目前,生物医用纤维面临原料的选择、制备工艺、纤维设计及其应用上的挑战,随着生物医用纤维技术的日益成熟,纤维基移植物可独立或参与制成人工器官或组织的替代物,可提供体外/外培养支架、干细胞再生器官、3D打印血管支架等,生物医用纤维呈现出可加工性强、功能性强、应用广泛等发展趋势。未来,希望能加强“产学研”结合,不断完整产业链,实现产业化的转化。
铝/水反应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现场制氢技术。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东京大学特任教授古月文志介绍了纳米纤维素在铝/水反应制氢中的催化作用和机理,讲解了使用纳米纤维素促进铝/水反应制氢的绿色佳化新技术,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构造特征与表征方法、催化机理及在铝/水反应制氢中的应用。据了解,苛性钠是用于铝/水反应制氢的常用催化剂,其所需添加量通常是铝的重量的1.5倍,苛性钠的强腐蚀性是铝/水反应制氢技术的最大痛点。
在题为“纤维与环境”的主题报告中,香港理工大学时装及纺织学院教授王训该以全球视野审视纤维与环境的关联,剖析了纤维和纺织生产与环境相关的最新研究案例。他表示,纤维材料和纺织品的应用领城洪及各行各业,纤维与环境的关联从工业革命的早期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纺织工业开始的,自那以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几乎成指数级增加。未来,纤维生产和纺织加工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将备受关注。
聚合物纳米纤维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全球竞争激烈的高端新材料。在题为“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及电纺纱线制备”的报告中,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杨卫民介绍了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多场耦合电纺纤维超细化调控技术、熔体电纺纳米纤维膜宏量制备技术、熔体微分电纺原位成纱技术等的技术难点和创新点。其中,首创的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不仅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零溶剂”纳米纤维工业化绿色制造,而且在纤维平均直径相当的前提下,生产效率从公斤级大幅提高到吨级水平。
光催化膜反应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膜反应器。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前沿材料研究院教授孔令学介绍了光催化用化学活化编织碳纤维多层结构沉积研究,光催化膜反应器为两层结构,可在一个集成单元中同时分离和转化二氧化碳为其他化学物质,但其性能受到光催化剂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团聚的限制。为克服这一限制,在研究中制备了三层pmr,包括Ti-V/Ce双金属氧化物的纳米多孔异质结溅射在整齐/活性炭纤维布上,然后用Pebax1657涂层,该混合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得到了改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服装作为人体的第二层皮肤,成为可穿戴电子产品的重要载体。东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宏志介绍了面向智能服装的可穿戴电子器件,围绕智能变色、传感、能量存储与转化、致动器件,讲解了可穿戴电子器件的低维化乘性化、集成化思路和策略,致力于从功能材料的选取、器件结构的设计入手,交叉纺织、微电子、计算机等学科,推动可穿戴电子产品与服装的融合。目前,高度智能、多功能一体化、高度融合的智能服装仍是迫切需求。
科学涉及对自然及其机制的系统和哲学研究,而艺术则涉及美和情感的表达。从纺织行业的角度来看,如何从科技领域中获取艺术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题为“设计在科技主导的世界之道——设计科研的美学”的主题演讲中,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李鹂围绕对客户体验的理解、社会需求和过去以预测未来,重点探讨美学对科学的作用。她表示,美学研究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角度解决复杂问题,并发展新思维,启发新的可能性,目前研究带来的发现、发明和发展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型纺织企业采用,实现了有效和切实的知识转移和市场应用。
跨界融合,共创纤维材料发展机遇
此次会议,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高性能纤维及纸基材料产业化技术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启动。该平台由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及广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省造纸研究所有限公司与创新中心联盟单位共同打造。作为国家创新载体,将整合行业资源,解决高性能纤维及纸基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以高性能纤维及纸基材料试验试制、检测、评价及项目孵化为一体的技术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该平台主要目标是解决当前行业内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问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纤维与化学纤维有机结合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高性能复合纤维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等。
同时,会议还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纺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成果。长三角地区的纺织产业代表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先进生产力,该地区生态纺织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对我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为配合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方案,创新中心联合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共同编制了《长三角生态纺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白皮书》。
会上,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总经理、东华大学研究员王华平介绍了长三角生态纺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据了解,《白皮书》围绕生态纺织、“一体化”和“高质量”、全生命周期等理念,分析和解读了长三角生态纺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通过调研,分析和梳理了长三角生态纺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状以及各地区对生态纺织、绿色经融的支持政策,对现有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面临的困境、发展机遇等进行了诊断;围绕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纺织如何贯彻两大理念明确了生态纺织发展发展目标和路径,提出了长三角生态纺织发展的助力体系和政策建议;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生态纺织产业发展案例,提出和凝练了从纺织纤维原材料到加工过程以及终端产品制作等生态纺织加工技术内容,支撑长三角生态纺织企业技术升级,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为我国纺织产业的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友情链接: